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公司新闻 > “十二五”末 人均绿地面积要达到11平方米新闻中心
“十二五”末 人均绿地面积要达到11平方米
发布时间:2016-12-14
以大环境绿化为基础,以公园、游园和风景林带为重点,以通道绿化、河道绿化为纽带,以单位绿化、居住区、庭院绿化为补充,这样的“大园林”格局将逐渐在太原形成。15日,记者从市园林局了解到,从现在起,太原市将通过在南部新城和老城区大手笔“泼绿”等措施,给城市增添更多绿色,力争到2015年,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。
  【成绩】每年增绿7.5个龙潭公园
  2010年2月,太原顺利通过住建部7个方面59项指标的考核,获“国家园林城市”称号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6.8%,绿地率达32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.59平方米。
  “太原的绿化覆盖率每年提升1.3%至1.4%,相当于每年增加绿量300万平方米(约等于7.5个龙潭公园),绿量增长非常快。特别是新建的南寨公园、长风商务区、滨河西路南延、迎泽西大街等一批精品工程,绿化规划设计起点、建设管护质量和标准都很高。”市园林局有关人士说。
  【短板】老城区绿化较为薄弱
  尽管“绿色”越来越多,但太原园林绿化中的短板问题仍不容忽视。其中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,园林绿化不平衡,特别是老城区、个别中心城区绿化较为薄弱,绿地较少、缺株断垄、功能不完善、绿化水平不高。“由于历史的原因,老城区规划绿地不到位,一些规划绿地甚至被违建侵占;而个别中心城区寸土寸金,想开辟出一块绿地难上加难。”市园林局相关人士说。有这样一组数据:太原市建成区近一千余条街道现有20余万株树、约30科63个品种,仍需补栽补种3万余株行道树,而需要补栽补种的无树小街小巷、居住区绝大部分分布在老城区背街小巷和旧居住区。
  此外,尽管兴建了数十个小游园,但在城市新区及老居民区,居民出家门10分钟就能见到绿地、游园、公园的目标尚未实现。
  【措施】消除绿化空白点
  针对目前的园林绿化短板,市园林局表示,从现在起将以“大绿量、全覆盖、高密度、强震撼”为目标,继续加强旧城区和中心城区道路、单位、居住区等绿化,消除绿化空白点。
  明年起,将对现有绿地进行提质改造,对损毁绿地和退化老化植物进行调整改造。同时,围绕南部新城配套绿化工程、启动新老公园、小游园、防护绿地建设,以及道路配套绿化工程展开。预计“十二五”期间,将完成公园建设18项、小游园100个以及道路配套绿化建设,力争2015年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,确保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0%,绿地率达到35%,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。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