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公司新闻 > 山杏低效林品种改优嫁接及管理技术新闻中心
山杏低效林品种改优嫁接及管理技术
发布时间:2017-07-18

  1、换头前准备工作

    1.1接穗的采集

    高接换头需要用到大量接穗,而接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的高低。因此,要提前做好接穗的选择、采集、贮藏、保管等各个环节的工作。选择适应性强、丰产优质、市场认可度高和群众喜欢的品种,以就地采集为主、外调为辅。接穗全部选择品种优良、无病虫、生长健壮、芽体饱满的一年生壮枝,粗度以0.6~1.0cm为宜。绥德县采集穗条的适宜时间在3月上、中旬,此时天气转暖,杏树花芽萌动,树液开始活动,枝条变柔软、红润。采集好后,按照50根1捆进行捆绑并挂上标签,及时运到换头地进行沙藏。

    1.2接穗的贮藏

    穗条要及时进行低温保湿贮藏,温度要低于4℃,湿度要达到90%以上。

    1.2.1坑藏法。选择背阴、不易积水、有利于保持稳定低温、通风好的地方进行贮藏,挖好深80cm、宽100cm、长度随接穗量而定的贮条坑。所用沙子的湿度以手捏成块,松后一碰而散为好。先在坑底铺1层薄沙,然后将采集的种条,按照统一的芽向整齐平铺在贮条坑内,并分层覆沙,一般不超过2层,上面1层沙子的厚度达到30cm以上。在贮藏接穗时,每隔1m,从坑底竖1根立杆,以保证接穗的透气性。

    1.2.2窖藏法。窖内贮藏时,应将接穗下半部埋在湿沙中,上半部露在外面,捆与捆之间用湿沙隔离,窖口盖严,保持室内冷凉,在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沙的温、湿度,防止穗条发热霉烂或失水。

    1.3其他材料的准备

    准备好嫁接所需的其他用品,如果树剪、嫁接刀、手锯、塑料等。包扎用的塑料要切成不同宽度(2~4cm),视其砧木粗细灵活选用。

    2、嫁接品种

    鲜食品种以金太阳、甜杏一号、北京黄等为主,仁用品种以巴旦杏为主。

    3、嫁接时间

    4月1—10日为嫁接技术培训阶段,4月11日至5月30日为嫁接实施阶段。

    4、人员安排

    根据实际情况,按照退耕还林地块分组包干实施,落实责任,明确分工,密切配合,确保嫁接成活率90%以上。并采用流水作业模式,每3人为1个嫁接小组:1人负责整形,1人负责插接穗,1人负责绑扎封顶。每4组有1人负责削接穗,并用自制的削接穗器用长20cm左右、宽10cm左右、厚5cm左右的平整木板,将其光滑的一面削成长10cm、下端深0.8cm左右的斜面。

    5、嫁接

    5.1皮下枝接

    在砧木离皮的情况下进行,在砧木断面皮层与木质部之间插入接穗,依断面面积大小可插多个接穗。在砧木的嫁接部位选光滑处剪断或者锯断,剪锯口要平滑,以利伤口愈合。在接穗的下部先削长3~5cm的削面,使下端稍尖,再在削面的背面轻削去皮。在接穗上部留2~3个芽,顶芽要留在大削面背面,在砧木切口下表光滑部位(尽量选在迎风面)割1个比接穗长削面稍短的纵切口,深达木质部,尽量不要损伤木质部。

    5.2劈接

    在砧木光滑嫁接部位,截取上部,削平断面,用劈接刀在砧木中央垂直劈开深约4~5cm的切口。接穗留3~4个芽,用刀沿两侧各削1个大削面,使下部呈楔形。两削面应里面稍薄,外面稍厚。将接穗插入砧木劈接口,使形成层对齐紧贴,再用塑料布绑好并封顶。

    6、接后管理
 
    6.1喷药防病虫

    嫁接后易受早春病虫危害,要及时喷药防治。

    6.2除萌抹芽

    嫁接后十几天砧木开始萌芽,如不及时除掉会严重影响接穗的成活和生长。除萌要随时进行,一般进行2~4次。

    6.3松绑与解绑

    一般接后新梢长到30cm左右时,则应及时松绑,否则会形成缢痕易风折。

    6.4绑支棍防风

    在第1次松绑的同时,用木棍绑在砧木上,上端将新梢绑在木棍上,以防风折。

    6.5摘心

    对生长较旺的枝条要进行摘心,以促进新梢成熟,提高抗旱和抗风能力。

    6.6施肥

    对长势较弱的树进行追肥和叶面喷肥。6月上旬追肥1次,所有嫁接树于8—9月叶面喷0.3%磷酸二氢钾2~3次,同时要加强地面管理,及时进行松土除草和整形修剪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