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公司新闻 > 乌蕨的的养殖方法新闻中心
乌蕨的的养殖方法
发布时间:2017-07-25

乌蕨又称乌韭、蓝尾蕨、雉鸡尾,原产于我国南部。乌蕨为多年生植本,株高30-60厘米,根状茎短而横走。叶披针形,长20-30厘米,3-4回羽状细裂,羽片12-20对,卵状披针形,小羽片斜菱形,顶半截有钝齿。孢子囊群着生于裂片顶端,囊群盖杯形。乌蕨枝叶疏密有致,叶片细碎美观,做小盆栽植装点几台、桌案、窗台,十分适宜。

    1、乌蕨的习性

    喜温暖湿润,半阴环境;宜含腐殖质丰富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;且有一定耐旱力和耐寒力。

    2、乌蕨的适宜土壤

    盆栽乌蕨可用腐叶土掺入少量细沙作为培养土。

    3、乌蕨的适宜光照度

    室内培养好放置光线明亮处;室外培养应遮荫,避免烈日直晒。

    4、乌蕨的浇水要领

    生长季节经常保持盆土湿润。夏秋高温天气应向页面及植株周围喷水,以提高环境湿度,但浇水也不可过多,盆土勿积水,以免导致落叶或烂根。

    5、乌蕨的施肥要领

    生长旺季,每1-2周施稀薄液肥一次,促进其枝叶旺盛生长;施肥以氮肥为主。冬季则应适当控制水分并停止施肥。

    6、乌蕨的适宜温湿度

    乌蕨可耐5℃左右的低温,冬季室温好控制在8℃以上。

    7、乌蕨的病害防治

    乌蕨不大容易发生病虫害,偶有蚜虫、红蜘蛛危害,可喷洒肥皂水或氧化乐果防治。

    8、乌蕨的繁殖

    乌蕨生长期内可从底部根茎处萌生小植株,可采用分株繁殖,分株宜在3-4月份进行,也可采用孢子繁殖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