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 一) 形态和习性
中华秋海棠株形健美, 茎干直立, 枝条扶疏。叶具长柄, 单叶互生, 叶态卵圆状心脏形, 叶片质薄, 光滑亮绿, 背面淡绿色。顶端腋间着生花梗, 叉状分枝, 秋季开花, 盛开时, 花朵呈现粉红色。
中华秋海棠原产我国, 性喜凉爽和阴湿的气候环境, 能耐寒冷,怕炎热和烈日直射, 要求在疏松肥沃、透气排水、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中生长, 现在全国各地广为栽培。
( 二) 繁殖方法
中华秋海棠, 可用分株的方法进行无性繁殖。时间在4~5 月。分株前要控制浇水, 使盆土松软, 然后将中华秋海棠全盘托出, 剔去附着土, 使植株的根系全部裸露, 再按根茎分布情况, 分开每株2~3 个小块茎, 切口涂抹草木灰, 或少量的硫磺粉, 再把分株苗置于荫蔽通风的地方, 待切口干缩后便可进行分株苗栽培。
分株时, 要根据块茎的大小, 选择适宜的土陶花盆, 基质可用森林腐叶土3 份、山泥土3 份、砂质菜园土2 份、堆积腐熟的干杂肥2份配制。配好后充分混合, 曝晒数日, 整细过筛, 作为分株繁殖的培养土。操作时, 要用数块瓦片棚盖花盆底孔, 用粗颗粒土填于花盆底部, 做好排水层, 装上培养土, 将分株苗植于花盆中央, 周围填土至盆沿2 厘米处, 不能填得过满, 以利日后莳养管理。分株苗栽好后,用细孔喷壶喷水, 注意浇水不宜过多, 因为土壤过湿, 伤口容易感染, 导致茎块腐烂, 使分株工作失败。
( 三) 栽培管理
中华秋海棠, 叶片秀美, 花色鲜艳, 它既是秋季绿化、美化花坛、花境和庭院的极好植物, 又是盆栽置于阳台、窗台莳养和装饰室内的极好花卉。露地栽培要选地势稍高、土质疏松肥沃而又背风和半荫蔽的环境。栽培以前, 对场地要精耕细作, 然后按30 厘米×30 厘米的株、行距挖穴, 穴底垫一层干杂肥。栽培时, 带原土撬取幼苗,植于穴中, 扶正后填放细土, 浇一次透水, 次日再浇水, 一般经过7~10 天, 植株便能恢复生机, 这时就可进行正常管理。
中华秋海棠适宜盆栽。栽培前要选大小适宜的土陶花盆。基质可用森林腐叶土3 份、泥炭土3 份、砂质菜园土3 份、堆积的干杂肥1 份配制。这些基质都必须提前准备, 长期堆积腐熟, 夏季挖开曝晒, 然后整细过筛, 便可上盆使用。中华秋海棠, 喜欢透性好, 怕盆底长期水渍, 因此, 要用数块瓦片棚盖孔底, 按照要求做好排水层,垫上基肥、填好培养土, 小苗要带原土撬起, 理顺根系, 植于花盆中央, 覆土至盆沿2~3 厘米, 用喷壶把水喷透, 置于荫蔽通风处, 缓苗5~7 天, 便可进行正常的莳养管理。
1. 水肥管理
中华秋海棠, 性喜肥沃, 每年春季都必须翻盆换土, 增施基肥。3~6 月的营养生长期, 宜施稀薄的有机液体肥料, 一般以1∶6、1∶8的浓度, 每7~10 天追施一次。孕蕾开花期, 可在每次浇水的水中,适当加入少量的液体肥料, 实行浑水浇花。也可在水中加入0. 1% 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, 每星期追施一次, 促进花蕾的形成和开花。
中华秋海棠, 喜欢土壤干润、透气性好、空气相对湿度大的生态环境。春季浇水, 是以盆土稍为湿润的半墒为好。4~5 月, 气温升高, 植株生长旺盛, 需要增加浇水量和浇水次数。一般每隔1~2 天就可浇水一次, 使之盆土湿润、疏松、肥沃。夏季每天傍晚浇水一次, 如果雨水多、空气湿润, 也可两天浇水一次; 如果久晴不雨、气温高, 还可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。总之, 夏季浇水要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掌握, 满足植株生长需要。秋、冬两季要控制浇水, 一般以盆土不干而又疏松透气为好。秋季每3~4 天浇水一次, 冬季每20 天左右浇水一次即可。
2. 温度和光照
中华秋海棠, 在生长期的春、秋两季和冬眠期, 都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, 以利植株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。特别是秋季, 温度适宜, 阳光充足, 水肥合理, 植株体内营养充分, 不但花繁叶茂, 而且还能提高植株冬季的抗寒能力。夏季, 要把植株放在半荫蔽的凉爽处, 进行散射光照, 否则会被骄阳灼伤叶片, 失去观赏价值。
中华秋海棠, 性喜温暖凉爽的气候环境, 不耐高温, 不耐严寒。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~22℃。如果夏季气温高于30℃ , 植株生长便明显减缓; 如果温度继续上升, 气温高达35℃以上时, 植株便进入夏季休眠。秋季的气候温度, 适宜中华秋海棠生长, 这时, 应将植株移至向阳的地方, 增加光照, 加强肥水管理, 使之花繁叶茂,旺盛生长。冬季, 应把植株放入温室。室内温度控制在15 ~18℃ ,保护好茎枝和叶片, 以利节日装饰用花。
![]() |